動畫每天都看得到,而且到處都是。

但是你有想過人為什麼看得到動畫嗎

這就牽扯到眼睛的構造了,人的眼球後方,有一層薄膜,用來把影像訊號投影在上面,我們稱為視網膜。

當眼睛接收影像訊號在

視網膜上,隨即閉上眼睛,視網膜上的影像訊號並不會馬上消失,而會暫時留在腦海中(約0.1~0.4秒)。

所以當色彩形狀類似的圖片,以高速連續翻動的時候(約一秒24張),你就會感覺畫面在動,這種現象叫做視覺暫留

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能看見動畫。

1秒鐘的動畫是由24張圖片構成的,10秒鐘要240張,1分鐘要1440張。

一部動畫假設30分鐘好了,扣掉片頭片尾曲、前情題要與廣告,約25分鐘就需要36000張圖構成,若動畫需要交代更多細節就要增加繪製張數,來加強效果。

知道他的原理後,你就會發現,動畫是個很辛苦的工作。

這只是畫圖而已,還不包含事前的分鏡草稿、配音效、配樂、配音、字幕等後製工作。

好在電腦可以協助運算,我們只要繪製每一秒的第一張就可以了,我們稱之為關鍵影格,其他的可透過電腦運算,但是即便如此,也還是有1500張圖要畫。

所以我們看的一集動畫,工作團隊可是犧牲了無數的睡眠,以及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才完成的。

以後等不到最新一集的動畫就別再抱怨了,多點耐心吧。

由於電腦技術運用的普及,現在畫動畫比以前輕鬆很多,生產速度比以前快很多。

但還是有少數工作團隊堅持全部用手工繪製。

你一定會問真有這種製作團隊嗎,很累人吧。

別懷疑,有的,在日本,那就是吉卜力工作室,也就是眾所周知,宮崎駿爺爺的工作室。

他們認為動畫是傳統的手工製作產業,盡量不依賴電腦,全部純手工製作。

這也是為什麼他們久久才出一部作品,但每部都是經典了。

像是崖上的波妞,在短短的1年半中,就由70名畫師繪製17萬張,相當驚人的數字。

這是個很操的行業,所有人大概都是工作狂吧,我們有動畫可看都是拜他們所賜,讓我們像這些人致敬吧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e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